建水紫陶烧制技艺

云南
🎧  听景点介绍

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瓷,清有紫陶。建水紫陶,是云南省建水县的传统工艺品。建水紫陶烧制技艺源远流长,始自元末,至今已有九百余年的历史,在2008年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建水紫陶烧制技艺考究,原料中含有特殊矿物质,制作后能呈现紫红色或酱红色。主要工序有泥料处理、塑形、烧制、出窑、磨光等。塑形完全采用手工拉坯的方法,在制好基本形状后,一般要在表面黏贴各种立体装饰,并刻划出各式图形,再用白泥将刻糟填平。由于质地好、艺术性强,有“体如铁、音如罄、明如水、亮如锦”的美誉。

建水紫陶的独特魅力在于将书画艺术与雕刻填泥工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建水紫陶以书画镂刻、彩泥镶填为主要手段,集书画、金石、镌刻、镶嵌等装饰艺术于一身。清以来,建水的文人雅士以半干的陶坯为纸,移字画于陶坯,尽情挥洒泼墨。陶坯落墨后,艺人们依样将墨迹精心雕刻成模,再经填充彩泥、修坯、风干、入窑焙烧、分次打磨后,使建水紫陶呈现出斑驳陆离的肌理变化,产生出古拙斑斓的金石之气,加上其独创的“残贴”和“淡艳”装饰工艺,将古老的建水陶艺点化得出神入化,既保留了名家笔墨的气韵,又兼顾陶坯在不同弧面和湿润状态的特性。

建水紫陶,“坚如铁、明如水、润如玉、声如磬”,建水紫陶的产品丰富多彩,精美绝伦,其产品主要有瓶、尊、盆、盘、碟、碗、壶、缸、汽锅、烟斗、文房四宝、乐器、日常生活用品等一百多种,深受人们喜爱。

关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联的京津冀景区

关联的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