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区歌谣

湖南
🎧  听景点介绍

苏区歌谣是在传统歌谣基础上,注入革命内涵的一种音乐形式。苏区歌谣是湖南省炎陵县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炎陵县流传甚广。2008年,苏区歌谣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炎陵县(1994年前称为酃县)是井冈山革0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群众有着较高的政治觉悟和革命热情,全县境内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红色歌谣在炎陵东南西片的传唱非常普遍。

歌谣是民间音乐文学体裁之一,又称民歌、民谣和儿歌童谣。《诗经•魏风•园有桃》中的“心之优矣,我歌且谣”;又《韩诗章句》载“有章曲曰歌,无章曲曰谣”,是古人对歌谣起源的最早描述。现代民俗学中,对歌谣的理解与定义则更为宽泛。有学者认为:“民间歌谣是可以歌唱和吟诵的一种韵文形式的民间文学。它一般比较短小,且带有抒情的性质,属于民间文学中可以歌唱和吟诵的韵文部分。”总体来说,民间歌谣就是以口头歌唱或吟诵形式流传和保存的传统韵文。

苏区歌谣主要经历了形成的早期形态以及确定期和发展期三个时期。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红军部队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创作革命歌曲,只得采取旧瓶装新酒的办法,即采用本土的传统民歌曲牌填写新词,借助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应用,把新的革命词汇及革命道理融入歌曲之中,曲调多以比兴为主,内容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炎陵县的红色歌谣主要就是以当地的小调和客家山歌为主,似吟似唱,一般章段句式比较灵活,保留了传统歌谣的表现方法,又有一定的创造和发展。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所限制,艺术上稍显粗糙。

1929年10月,“古田会议”决议指出了红军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要求把文艺的宣传鼓动当做红军整个政治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并具体规定以革命故事、歌谣、画报当做教材,动员群众参加革命斗争,起到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作用。后来在全国的各个苏区群众性的歌谣更是空前的活跃,在过去单纯借助本地歌谣曲牌的基础上并创作了许多歌曲作品,红色歌谣的数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

炎陵苏区歌谣主要有如下几类:

1.最早的军纪歌。

《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是红军最早的军纪歌。此歌内容是1927年在“三湾”整编时提出来的,红军到达炎陵休整时,随即产生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歌,并在炎陵县境内广为传唱。“爱护老百姓,说话要和气,保护小商人。借物要归还,损坏要赔银,解手进厕所,洗澡避女人,买卖要公平,上门板,捆稻草,房子扫干净。”歌中表明了红军是一支新型的革命军队,有着严明的纪律,它维护老百姓的利益,倡导良好文明的社会风尚。

2.插牌分田歌。

“打倒土豪,分田地,农民要种田呀,穷人要吃饭呀,快快来插牌呀,分田要实行呀。”这是1928年在炎陵中村土改试点中流传的《插牌分田歌》。中村的分田运动是井冈山革0据地的第一次分田,为后来的《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的制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歌词通俗,节奏明快,抒发了贫苦百姓当家做主耕者有其田的喜悦心情。

3.控诉剥削阶级,鼓动农民1。

“一恨心,恨谁人,就恨土豪和劣绅,剥削几多工农子,压迫几多穷苦人……”、“我们大家来1,消灭恶地主,农村大革命。打土豪,杀劣绅,一个不留情。建立苏维埃,工农来1。”这是当时流传的《十恨心》和《1歌》。歌中对苦难的控诉,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民众的革命热情。历史证明,哪里的社会最黑暗,哪里的1就最强烈,革命就最彻底。又如《五条苦情》、《工农兵痛苦歌》等歌谣,有力地表达了工农兵对剥削阶级的愤懑和1决心。

4.拥护苏维埃,当兵当红军。

苏维埃是根据地实行的政权形式,它的政体制度是官民平等,军民一致,因而得到根据地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拥护苏维埃》《红区建立苏维埃》中唱道:“看我们的工友/农友/士兵们开始了,拿起我们的斧头/举起我们的镰刀/端起我们的刺刀,到战场去勇敢作战,拥护苏维埃,万众投入,一切奋不顾身。”充分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为保卫苏区的胜利果实,万众一心为消灭一切反动派,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在血与火的斗争年代,苏区军民充满必胜信念,掀起了一次次的扩红支前运动,涌现了许多父送子,妻送郎,兄弟共同当红军的场面。如:《当兵就要当红军》,“当兵就要当红军,红军工农都欢迎,长官士兵都一样,没有人来压迫人……”又如:《劝郎当红军》《不嫁红军心不甘》:“山歌开口句句真哪,贫家老妹说真情,先生老财我不爱,不嫁红军不甘心”等等,这些歌谣都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5.发挥政治攻势,分化瓦解敌军。

为粉碎1的军事“围剿”,苏区军民把分化瓦解敌军当做另一条战线,成为红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原则。红军歌谣就成了一种锐利的战斗武器。《劝白军当红军》:“白军士兵们,我来告诉你,你们都是工农出身,个个没饭吃,在家受压迫,1抓来当白军……”又如:《十劝士兵》中“劝士兵兄弟们(罗呃),莫受官长蒙蔽(罗),白军打仗争地盘(罗呃),压迫士兵去送命(罗)……”通过强有力的政治攻势和政策的感召,许多白军士兵反过来投身革命队伍,成为红军的战斗骨干。

6.实现妇女解放,投身革命斗争。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0和各级苏维埃政府针对妇女问题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令及措施,内容涉及妇女的政治、经济、婚姻、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其动因,一方面确实是为着妇女解放的目的,源于0对于妇女解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残酷的战争环境下把妇女发动起来的迫切需要,如《妇女革命歌》:“妇女要革命,参加我红军,打土豪,杀敌人,穷人要翻身。”又如《五劝姐》:“劝姐剪发髻/解银器/要读书/要自由/要革命/土豪劣绅消灭尽,夺取政权当委员,男女平等最公平,分田分地都有份。”事实证明,在各种政策的鼓励下,农村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将妇女发动起来参加革命是可以做到的。

7.苏区军民水0融一家亲。

在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在前线浴血奋战,后方百姓为红军缝衣做饭,照顾伤员,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援前线。如:《慰劳红军歌》:“亲爱的哥确实辛苦呀,前方(个)劳疾真苦多,为工农打反动派,经常磨破脚,老妹(衣呀)心里(衣呀)真呀真难过,快快拿起针和线,做双鞋子送给哥,个个穿着向前冲锋,心里真快乐……”“一条大树万条根,红军百姓一家人,红军就是鱼呀,百姓就是水,鱼水时刻不分离呀不分离,军民团结杀敌人,革命胜利属于我们,属于我们。”这是当时传唱的《红军百姓一家人》,语言质朴,感情浓厚,充分体现了苏区军民团结一心,坚信革命成功的感人情怀。

炎陵县革命老区苏区歌谣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性。

苏区歌谣主要以宣传革命道理为基本内容,在如火如荼的战争岁月中赋予了炎陵歌谣清新的政治生命。通过通俗易懂的歌谣的传唱形式,引导鼓动广大的人民群众投身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参加革命1,建立红色苏维埃,为获得平等、自由,建立一个新的中国而起来斗争。苏区歌谣有着强烈的现实性、政治性和斗争性,内容爱憎分明,语言形象生动。

2.时代性。

歌谣与当地的群众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主要是以苦歌、情歌、劝歌、盘歌、风俗歌、节令歌、童谣等为主。而在传统歌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苏区歌谣,大至为何革命的道理,小至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它的时代气息更加浓郁,内容也更加丰富。通过群众的传唱,宣传革命的道理,把传播歌谣鲜明的阶级观点和思想内容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出现了一个划时代的飞跃,是对传统歌谣的巨大突破和超越。

3.地域性。

炎陵县红色歌谣主要是以徵调式和羽调式的本地小调和客家山歌为基础,为适应当时的革命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如:《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自由歌》《拥护苏维埃》《胜利属于工农兵》等,就属于炎陵小调;《十恨心》《送郎调》《五劝姐》《蒋介石就怕毛泽东》等,属于炎陵客家山歌范畴。内容的表现形式如:《不嫁红军心不甘》《送郎调》等,蕴含着炎陵客家情歌的浓郁气息;又如:《十二月当兵》就是客家的节令歌;《十恨歌》《五条苦情》《工农兵痛苦歌》等,又属客家苦歌的范畴。又如:《劝郎当红军》《劝白军当红军》《十劝士兵》《五劝姐》等,它们又是本地和客家劝歌的具体表现形式。苏区歌谣是在当地歌谣音律本体的基础上采用传统的比、兴、赋的手法,赋予歌谣全新的革命内容。语言通俗易懂,感情强烈朴实,夸张、比喻恰如其分。

已搜集的苏区歌谣大部分都是炎陵本地小调和客家山歌以及部分谣类,也有小部分为学堂时曲小调,如:《插牌分田歌》《1歌》《步哨歌》《红军百姓一家人》等。透过这些歌曲可以看到当时部队转战南北和斗争的残酷,也体现了当时的一种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苏区歌谣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当时的社会发展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农民在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和军阀争斗中,饱受了极大的痛苦,红军的诞生彻底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他们以自己朴实无华的歌声,抒发对0、对苏维埃、对红军的感激之情,踊跃送子、送郎参加红军,为保卫得来不易的胜利果实而坚定地投身革命事业,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对红军的忠诚和拥护,也体现了0利用歌谣这一锐利的战斗武器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最后消灭敌人的高瞻远瞩的政治眼光。革命的胜利,为我党后来制定的各项党群政策提供了有力依据。

苏区歌谣展示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朗朗上口,便于传唱。在宣传革命道理,团结发动群众,分化瓦解敌人,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有着划时代意义。苏区歌谣,是时代的写照,是不朽的艺术,是当年革命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2008年,苏区歌谣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炎陵县文化馆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关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联的京津冀景区

关联的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