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龙山药文化

湖南
🎧  听景点介绍

湖南涟源市城南有一座号称湘中第一峰的岳坪峰,海拔1514米,雄居四十八面龙山之上。峰顶上有一座纪念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的药王殿。这座古殿,始建于唐朝。据史料记载,孙思邈为陕西华原人氏,钻研诸子百家,兼通佛典,精于医药。隋文帝时,让他担任国子博士,他不愿干。唐朝时太宗李世民因皇后重病,久治不愈,经孙思邈开方治好。因此。李世民三次将他召至京师,授以官职,他都予以谢绝。唐皇无奈,就封他为“药王”。他一生致力于医药研究工作。他著有《千金方》三十卷、《千金髓方》二十卷、《千金翼方》三十卷。流传至今的有《千金方》和《千金翼方》,而《千金髓方》已失传。孙氏认为人命贵于千金,救人一命,等于施舍千金,因而他著的医药书籍都以千金命名。

为了济世救民,孙思邈跑遍了全国各地名山险地,采药撰方,在《千金方》中就撰有五千多个药方,给当世和后代治病救人起了重要作用。

贞观年间,孙氏来到了龙山采药撰方,留下了两千多个有价值的药方,还在当地流传着很多神话传说。孙氏药方,疗效神奇,从那时起,上山进香求医者络绎不绝,至今从未间断。

四十八面龙山,总面积有20余万亩。包括涟源、新邵两个林场和山脚广大地域。这里,林海茫茫,峰峦屹立,景色万千,山间林内,四时鸟语花香,珍稀动植物比比皆是,各类中草漫山遍野。因此,龙山的药文化是南方几省内独一无二的,开发药文化,是利在当今,造福后代的好事。

龙山药文化,首先,把药物的培植即“药园”的观赏、药物识别和药物的栽培技术有机结合起来;第二,药酒的配制,包括治疗风湿、疔疮、肿毒的;治通血脉、益精华、定六腑、除风气、悦颜色等的;有治八风二十痹、偏枯不随、宿食、久寒虚冷、五劳七伤的;有治疗风眩心乱、耳聋目暗、口烂生疮的等等,共可配制药酒百多个方,涉及人体各个方面;第三,药膳方面的配制。古代《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治病的原则,即“药以祛之,食以随之”,孙思邈则强调:“若能用食平病,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并称“食疗不愈,然而命药”。药膳是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龙山遍地都是中草药,比如野山药、黄精、百合、吴茱萸、沙参、百果等等都药膳的好原料。同时山上的野菜如蕨菜、薇菜、瓜络叶、石波菜、牛皮栋叶都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据当地山民介绍,常食这些药物作成的菜都能起到防病治病的效果。古代医对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所载:“当归”、“生姜”羊内汤,猪肤汤,小建中汤等都是药膳用于防治疾病的范例。龙山有些山民说,用茜草的根茎拌猪脚炖吃,能治腰腿痛。因茜草有行血活血,通筋活络的功效。开发龙山药膳,大有可为;第四,药茶的开发。在龙山开发药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龙山一年四季常有云雾覆盖,空气十分新鲜,水质十分纯净,含有多种微生素和矿物质,因此,龙山的茶是真正无污染的云雾茶,山上的药无论是野生的,还是栽种的,其药效都比平地的好。药茶用料又简单易得。大部分药物房前屋后都有采摘。如金银花、野菊花、玉米须、夏姑草、白茅根、绞股蓝等。药茶配方也很简单,人们可以根据饮茶的习惯,灵活加减配料,比如:一位高血压患者,平时一直饮服罗布麻茶,近来自觉饮食不香,食欲不振,此时,就可以在原茶配料中加些山楂片和麦芽,就能改善其状况。又如,身患有动脉硬化,或者支气管哮喘,或者胃溃疡,或者高血脂、高胆固醇等,就可以用绞股蓝泡茶喝,健康人常服,有强壮、延寿的作用。药茶里既可清热解毒、止咳平喘、调理脾胃,也有延年益寿,防癌抗癌,减肥降脂,安神益智的功效;第五,药浴的开发。龙山药物丰富,用各种药物,对各种不同的疾病,分别用药煮沸,把药液放在澡盆内洗澡,以达到保健强身的作用。

不管药物的观赏栽培还是药酒、药膳、药茶、药浴的开发,都与龙山的自然资源分不开的。同时,药文化的开发与龙山的自然景观相结合,并有极多的神话传说,登山畅游,胜景迭出,令人流连忘返,陶醉其中。

关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联的京津冀景区

关联的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