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山歌

湖北
🎧  听景点介绍

长阳山歌在三千多年前就被称为“蛮歌巴舞”、“下里巴人”。在县境内的地名中留下了不少痕迹,如“对舞溪”、“歌唱坪”、“锣鼓淌”、“发歌岑”等等。

长阳山歌在全县各个乡镇广泛流传。截至目前已收录长阳山歌1400余首,分为在田间边生产边喊歌和边劳动边打锣鼓喊歌两种类型。长阳山歌有独唱、对唱、一人领唱、众人和等多种演唱形式和多种曲式结构。

长阳山歌种类亦繁,其中以号子类、锣鼓调子类为大宗,其次是小调和反映婚丧的风俗歌。号子类又有山号子与水号子之分。山号子中,有一声号、二声号、三声号乃至九声号及杂号子、赶号子、穿号子等。水号子则有清江(行船)号子和放排号子之别。长阳山歌以生产类有锣鼓歌、砍柴歌、赶马歌等,其中锣鼓歌内容丰富、最为风趣、最为热烈,是长阳山歌中最有影响的一个歌种。锣鼓歌有“薅草锣鼓”和“栽秧锣鼓”之分。往时,每逢薅草或栽秧季节,争抢时令,打锣鼓就成为山民们一种必不可少的节目。如薅草,届时,锣鼓匠四人面对一排薅草人站定田头,锣鼓一响,歌师发歌,高粱田里顿时热闹起来。薅草锣鼓歌有成套的歌词,一般早上唱古人,中午唱花名,下午及傍晚唱婚媾和男欢女爱,集诙谐、调笑、节劳与知识传授于一体。别具艺术性与观赏性,例如,有一首“五句子”情歌:“桃子没得李子甜,郎口没得姐口甜。去年六月亲个嘴,今年六月还在甜,新旧甜了两三年。”又如一首“杂歌”:“郎是高粱梗,姐是丝瓜藤,缠上缠下、缠下缠上,虽说不打紧,缠掉郎的魂。”锣鼓调子类则单属栽秧或薅草时所唱的田歌调式,历称庞杂,名目繁多,薅草锣鼓歌声腔高亢,响遏云霄,调式丰富,有五句子、穿号子、杂号子、扬歌之别,民间有所谓“九板十三腔”和“二十四个花调子”之说,对它掌握的多寡,常常是衡量一个锣鼓师傅能耐高低的标准之一。(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关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联的京津冀景区

关联的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