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康打歌声
夜色已深,半弯的月亮斜斜地挂在西山头。窗外的打歌声依然欢快。异地陌路,镇康的打歌声方言十足,因而不能得知歌词的大意。惟有那连绵的曲调中得知,欢快的旋律给这西部小城带来了无限生机,打歌声中昭示着一种拼搏、创新,向往着开拓、发展。
据当地人介绍,镇康的打歌是一些退休职工自发组织的娱乐活动,他们风雨无阻,娱乐中有一种坚韧与动力。因而,我想到,这是老人们用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向子孙们传承着少数民族的宝贵精神,与自然的斗争中,求得一种与山与水的和谐。老人们日复一日又年复一年,把生活融于乐曲,酸甜苦辣的节拍中,他们在酝酿着一种新的民族文化的雏形。
打歌逐渐成为小城居民一种独特的交流方式。晚饭之后,他们约定已为俗成。短暂的嘘寒问暖后,他们用歌声进行更深入的交流。随着古琴的节奏,这些民族同胞们挥起历尽沧桑的臂膀,脚步流动着,踏着历史的年轮。默契中,他们围成一个圈,这是中华民族永远想往的大团圆。他们跳着、唱着,用最古朴的方式表示着对大地和阳光的感恩,感谢她们给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居民,同时又渴望被赐予来年的好收成。同胞们彼此祝福着,满怀虔诚。在这样的和谐中,小城的人们不知疲倦地感受着一种亲情。月亮因他们而更加亮澈。
他们心目中的大都市永远没有小城的亲切与空灵。那儿有楼房高耸入云,那里有车辆多如牛毛;霓虹灯下多是年轻人的摆肩摇臀,公园里也多是恬淡散步的人。然而,那里的人是陌生的。他们把房间擦的发亮,生怕来客带来一丝污浊;他们深居简出,宁愿通过互联网与万里以外的人称兄道弟,却不愿走出家门与邻人打个简单的招呼。人情有如冬日的清晨,宁静而又冷冽。
物欲横流的今天,人们淹没在经济的浪潮声中。“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又有几人有幸赶往镇康,聆听这边陲天籁。
打歌声悠悠传来,这个西部边城洋溢着都市所缺乏的亲情。或许,和东部相比,小城的物质是匮乏的,但是这里有种精神的和谐。
想到此处,忽忆起东坡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哪有扬州鹤”。
摘自乘兴走笔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