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核雕刻
桃核雕刻是在木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微雕艺术,利用桃核外形特点及起伏变化,雕刻出人物、走兽、山水、亭台楼阁等。桃核雕刻的构思和雕刻都达到了极高的工艺水平和艺术境界,被人称做“微雕神技,艺术奇葩”。
核雕艺术源远流长,宋代中期就有相关的文字记载,到明代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艺林撷珍丛书”《木雕》中介绍:“核雕在明代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达官贵人争相佩戴,视为珍宝。”
桃核雕刻融雕刻、工艺于一体。其制作精细,工艺价值很高。桃核质地坚硬,表面花纹变化无常,中间空心,而且它的横截面有许多不规则的空眼,在上面进行雕刻不能像木雕那样随心所欲,而要巧借自然,将桃核的形状和创作的构思结合起来,是一种具象雕塑艺术。正因为桃核雕刻技艺精湛绝妙、刻画细致逼真,所以其作品价值也不断攀升。明代的核雕是一种垂挂在衣带、纨扇或是绣袋上的坠物,作为装饰和点缀,同时也可把玩。清代中期开始,核雕就成了文人雅士或富家子弟手里摩挲把玩的工艺品,并且各种核雕作品被陈设在微型博古架上,供人欣赏。如今核雕已变成了兼具收藏、欣赏、健身等多重功用的工艺品。
胡银松(1950年出生),桐乡市高桥镇人,是嘉兴唯一一位从事桃核雕刻技艺的工艺美术家,从1970年开始研究核雕技艺。胡银松核雕继承了传统核雕的民间工艺,并且在艺术上有所创新。他先根据所雕作品选择合适的桃核。如雕刻壶、篮等器具,选圆形核;雕刻鱼类,选扁形核。接着按照需要雕刻的器物形状刻出轮廓坯子。以刻篮为例,先用锉刀将半个桃核锉出篮环状,另半个为半圆篮子,再对坯子进行粗雕,用刻刀将桃核内刻空,显出篮环和篮子,在粗雕基础上再对篮环、篮身和篮底进行精雕细刻,作品完成后用砂纸将表面磨光,涂上黄蜡,最后在中心处打一小洞,穿上一根红色丝线。一般需要几小时完成一件作品。胡银松创作的“十二生肖”、“茶壶系列”、“桃篮系列”等核雕作品深受群众喜爱及行家好评。他用桃核雕刻成十二生肖、篮、锁、壶、禽、兽、京剧脸谱等,给人以美的享受,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作为旅游商品备受青睐。
桃核雕刻被列入第二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信息来源:嘉兴图书馆(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信息来源:嘉兴图书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