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北干嗑

河北
🎧  听景点介绍

明末清初,张北快板最早为民间顺口溜,随着二人台的出现与发展进入表演场所,开始称干咳儿、干嗑。1963年,张北县大囫囵镇信杆道村民间老艺人韩明(艺名“羊倌旦”)出席省文艺汇演,表演节目《积肥忙》,遂得名“张北快板”。韵律上,顺口溜乱韵花押,张北快板一韵到低或基本一韵,伴奏上,顺口溜是鼓板伴奏,张北快板是竹板伴奏,其节奏是|嘎采采嘎采|嘎采嘎0|。在中国曲艺史中,有山东快板、天津快板、陕西快板等,作为不见经传的张北快板,对丰富和完善中国曲艺史,具有重要作用。张北快板是一人伴奏,一人单独表演,有时对口快板由二人表演。张北快板还作为二人台开场“亮相”表演。操作简单的技巧、通俗易懂的语言,张北快板在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快捷地宣传国家法纪法规,张北快板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素质,促进人们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产生过积极的推动作用。

令人惋惜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张北快板目前已出现濒危状况,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传统节目逐步由现代节目代替,张北快板在城镇乡村中展示平台日益减少。二是一些颇有造诣的表演者因年事已高退出舞台,有的已逝世,有些绝技难以得到专承,而年轻的表演者在技艺上能独能一帜、在表演中享有威望的很少。三是因为社会、市场经济发展,人们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审美标准越来越高,人们对张北快板愈来愈淡漠,一些艺人不得不外出务工或从事其它职业,张北快板发展举步维艰。信息来源: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信息来源: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关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联的京津冀景区

关联的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