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伶醉酒酿造技艺

河北
🎧  听景点介绍

我国唐代以前的酒,多属于粮食发酵后,经过压榨过滤而形成,俗称“浊酒”。蒸馏酒的形成年代,至今说法莫衷一是。一说源于元代,主要依据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的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代始创其法。一说始于唐代,如白居易的“荔枝熟透鸡冠色,烧酒初闻琥珀香”和雍陶的“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的诗句,都提到烧酒这个词。宋代杨万里《诚斋集》中的《新酒歌》描述他酿造的两缸新酒,颜色清澈,酒性浓烈,“一杯径到天地外,忽然玉山到翁边,只觉钊芒割肠里”,这样的描述,说明杨万里酿造的“新酒”就是蒸馏酒,但烧酒究竟从何时起源,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坐落于河北省徐水县城瀑河两岸的刘伶醉酿酒有限公司,经国家、省、市、县文物部门的发掘和研究,发现金元时期酿酒文化遗址,特别是车间内16个发酵池,从金元时代一直延续使用到今天。该遗址已经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国家文物局纳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重设目录,被国家文物局、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联合公布为中国食品文化遗产。

800年的酿造场所和传统工艺,不仅文化品位无与伦比,也是科学研究的丰富源泉。2004年,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在发酵池中取样定向分离细菌,发现有两株片球菌与目前全世界所报道的8种不同,可能是新发现的菌种,还有两株乳杆菌,也可能是新发现的新种。这也从生物进化的角度,体现了发酵池的年代的久远和长期使用的的过程。

《畿辅通志》、《弘治•保定郡志》、《徐水新志》等对徐水酿酒都有记载。刘伶醉系采用传统老屋甑工艺进行生产,除将直火蒸馏改为蒸汽蒸馏,人工打提挑水改为机井供水,粉碎、照明倒酒等使用机械设备和酒泵外,其他基本上延续着传统工艺生产。刘伶醉的酿造工艺,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饮誉国内外的“中华老字号”,抢救和保护刘伶醉酿造技艺,对弘扬民族品牌、传承中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关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联的京津冀景区

关联的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