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烙铁画
烙铁画,淮安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
历史沿革及分布情况
烙铁画,别名“烙花”,亦称“火绘”、“火针绣花”等。是指烧红的铁器在木板、葫芦、纸张、丝绢等纤维物上勾、擦、点、染,勾勒出深浅、浓淡、远近等效果,烙出的精美图案,别有韵味,独树一帜。作为一个古老的画种,淮安地区的烙铁画已传承了200多年。
淮安市地处淮河下游,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是古老的民间艺术得以启蒙和发展的地方,在淮河下游的考古发掘中曾发现过宋代的烙花纹样。明清时期,烙铁画在淮安已经形成成熟的工艺门类,清末民初时期,电烙铁传入我国,进一步推动了烙铁画的发展与壮大。
目前,烙铁画这门独特的艺术已经被我国乃至世界上更多的艺术爱好者熟知,并被广泛的运用到旅游、服装、建筑、装潢等领域。
基本内容及特点
烙铁画是以经过加热的金属以及明火在竹、木、纸等纤维物上以不同的温度产生的焦痕作画。古代称烙铁画为“火针刺绣”、“烫画”、“烙花”或“火笔画”等等。烙铁画的最初阶段,烙画者以铁针为烙笔,就油灯烤灸而烙绘。由于所烤灸铁针上高温停留时间短,烙起来线条不很畅顺,故古人又发明“碳基笔”,即将木炭粉做成有孔的球,套在金属棒上,烧红炭基作画,此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高温,但因其工具太沉,操作不方便,同时期,为了减轻工具重量,又使用一种较粗的棒香,将大针插入棒香的顶端,燃烧棒香,亦可作画,但因要不断的调整大针在香头上的长度,长时使用也不方便,直到电烙铁传入我国,才大大改观了工具之难。
用现代电烙笔烙画,要对制作品的不同规格和材料配以不同的电烙笔头,一般讲,有以下四种笔:一、尖笔:尖笔用来烙烫细线条和勾画十分细微的图案。二、粗笔:将尖笔磨秃,用来画一些粗线条。三、坡笔:即将笔尖磨成坡状,这样画出来的线条更粗,可作一些写意类的图案。四、大坡笔:即坡度更大,可作渲染用。除此之外,还配备了喷火笔和喷高温笔等。
烙铁画的成品有两种形式:一为硬质材料烙画制品,可用于日用品类,如家具等,也可用于小艺术品类,如书签、小葫芦等,也可用于装饰品类,如装框的书画等。二为软质材料烙画制品,如服装类、装裱挂轴类书画等。
烙铁画系火与纤维物碳化反应的结果,碳化过程可分四个阶段表现:第一阶段是浅黄色,即高温烙烧的最初那一种色晕。第二阶段浅褐色,是由浅黄进一步烙烧后出现的棕褐色的色晕。第三阶段是深褐色,是由浅褐色进一步烙烧后出现的色晕。第四阶段是黑色,即焦色。以上四个阶段的色晕随着烙画者的不同工具的使用和手上力度大小的控制而表现出来。因其是碳化,被烙烧的物体会呈现出深浅不同的印痕,触之有浮雕的感觉,故而在视觉上造成强烈的凹凸感。
随着烙画艺术的不断完美和技法的不断提高,现代烙画发展出润色、烫刻、磨沙、烘晕等一系列新的手法,使原本的传统烙铁画更加完美。在此基础上色彩的运用让烙画走出单一的深浅褐色。经过对加了色彩的烙铁画反复烧烙,让色彩很自然地与褐色特征交织、渗透、融为一体,这种进一步的表现方式使原本沧桑、古厚的烙铁画明亮、年轻起来,古朴中呈现出现代美感。
重要价值
烙铁画在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据文字学家康殷先生撰写的《文字源流浅说》第五章就介绍了人类早期烙印的演变过程。邓散木所著的《篆刻学》一文中也介绍到“古印有极大者,其上多附直�o,就印文以观,意为烙马或铃于…之用,大都以铁为之。”而关于烙马印,《北史》卷三《魏孝文帝记》中说:“……昭军给玺印,次给马印”。而关于老画最早的记载见晚清李放编著《中国艺术家政略》中说唐代名画工张崇善用碳条烙画,人称巧人张崇。清嘉庆年印《双藤书屋》序中有“罗云山人火歌”的描述,罗云山人工火画,深浅阴阳,毫厘可变,至此中国烙铁画从历史和文化的变迁中蜕变出来。
烙铁画承载着历史文化的变迁并融入到现代文化的洪流中,在国内,甚至是世界范围内产生愈来愈大的影响。1979年广州中山大学的一位教授出访法国,居然在大文豪雨果的客厅里,发现了十几幅“烙铁画”作品,这些烙铁画,据说是雨果亲自选定的,这已经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烙铁画与别的艺术一样有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价值和艺术价值。(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