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点三绝”制作技艺,淮安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
历史沿革及分布情况
“淮点三绝”是对淮扬菜系面点中淮安汤包、淮饺和烫面饺三种面点的统称。淮扬面点始于秦汉之际,而作为小吃的出现不晚于隋唐之时。明代,淮扬面点、小吃的品种很多。清代,淮扬面点、小吃发展迅速,技艺更精,影响更大。据《随园食单》、《扬州画舫录》等书记载,当时淮扬地区著名面点、小吃有小馄饨、灌汤包、烧卖、淮饺、甑儿糕等。而最为著名的淮安汤包、淮饺、烫面饺则被誉为“淮点三绝”。
基本内容及重要价值
“淮点三绝”作为淮扬菜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面点的巅峰之作,以历史悠久、制作精致、风味佳美闻名于世,每种面点都各有其独特的来历。
淮安汤包首创于清中叶时期河下镇文楼。据说当年经过两代人、三部曲,才由“蟹黄猪肉饺”,到“酵面蟹黄猪肉包”发展而来。文楼少东陈海仙(1797-1868)在工艺上最大的创新,是将少汤的干馅改进为全汤馅。当时无冰箱,秋季难结冻,只好将馅子注入瓷罐密封,吊下深水井中降温凝膏。故河下镇文楼原址内的一口古井,如今成了文物古迹。文楼原本独家经营汤包,直到咸丰年间,迫于同行压力,才公开了制作方法,做蟹黄汤包的人家比比皆是,但真正做出高水准的,屈指可数。凡厚皮发硬、馅不成稠液的,无非徒袭其名。至于外地以蟹黄为馅的酵面包子,更是名相如而实不相如。1958年刘少奇同志来淮视察时,品尝了文楼传人陈世斌制作的蟹黄汤包,赞不绝口。
淮安汤包做法独特,吃法新颖。选用精白面粉,采用水调面团工艺,特别讲究面团醒透后的反复叠揣、揉压、展平,使之光滑有筋力,这样方可制作成为所需面皮,擀制极薄,如纸一般。其次,特别讲究制馅,俗称锤糜,将猪前后腿的精瘦肉,剔出肥肉和筋筋绊绊部分,放在银杏木的砧板上,用后刀背锤成糊状。按一只鸡,两个猪肘子,一斤猪肉皮的比例,经过煮肉,去骨,去肥肉,锤糜后过箩熬制,用料是加上生姜、葱、大蒜的汁水,再加上食盐、虾籽、鸡蛋清,少许白胡椒、麻油。肉糊做好后,加水攉馅,一斤肉馅一般要加8~10两水。水加多了,叫伤水,食之淡而无味;水少了,食之腻而不爽。加水多少,春夏秋冬四季不同,只能凭感觉。在馅心中掺入皮冻是淮点特 一,用新鲜猪皮煨焐成胶质状,掺以蟹黄、蟹肉、鸡肉等作馅,入笼蒸熟后,汤汁充盈,十分诱人。淮安汤包食法讲究,民谚:“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吮汤,最后一扫光。”它的特点:包大皮薄、口张汤满而不溢、用汤制馅独特一格、汤汁肥厚鲜美,爽滑不腻。食时需加以香醋、香菜则更佳。
淮饺,俗名小馄饨。皮薄如纸,点火即燃,放在书上,字迹可辨。馅心乃以刀背将精猪肉剁成泥,加入葱蒜姜笋虾籽及各种作料,这样才“香鲜嫩”具足,食时细滑爽口。且有“汤饺”、“炝饺”、“火饺”三种吃法。还可衬海参,配鸭煲,作宴席上的名菜。因其风格独特,为了与云吞、抄手、饽饽等相区别,专名“淮饺”。慕名而来的远客都说:“过淮不吃淮饺,一趟等于白跑。”据《扬州画舫录》:淮饺在乾隆年间已负盛名,流传甚广,“扬州庖丁习之。”清光绪年间淮安旧城内震丰园的黄子奎师傅最擅此技,成为该店的最大特色。1964年全国饮服行业技术大比武,淮安石塘人王德成以60多岁高龄代表淮阴地区面点师进京参赛,用500克面粉在规定时间内擀出1000张馄饨皮,荣获全国白案技艺第一名,还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烫面饺,是淮安一道传统面点,在馅心中掺入皮冻是其特 一,具有汁多肥嫩,滋味浓厚,略带甜头的独特风味。食时蘸香醋,味道更佳。它的特点:皮薄见馅,馅嫩汁浓。
关于烫面饺,还有一则传说:鸦片战争之前,淮安城内号称共有“九杆半烟枪”,其中九杆是瘾士。半杆乃一崔姓少妇,因患有心绞痛痼疾,沪上亲戚赠她烟膏,据说止疼有奇效,不虞一试成癖。久之,瘾愈大,每晚吸至子时后,非此不能入眠。抽鸦片使人体消耗极大,俗称“剐人”,睡前,例需进食,食必浓腻多油之物,如肚肺汤泡馓子、浓骨汤下馄饨、炖蹄�o面等。崔氏平素惯喜清淡,半夜里抽得嘴干舌苦,如何下咽?便将自己爱吃的蒸饺作了改进,在肉馅内大量灌汤,体积加大使弦长三寸有奇,改以烫面擀饺皮,软硬度介于发酵面与冷调面之间,成功地解决了汤汁过多容易浸泡烂皮等难题。不久,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虎门抗英壮烈捐躯,身后没有一两银子(俸禄已垫朝廷欠饷散给了士兵),只有两枚堕齿、几件旧衣,命人返乡呈交八十多岁的老母;没有马革裹尸,只有英魂毅魄乘风归来,深情地眷注着养育他的故乡大地。淮安乡亲为其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就在封墓的那一刻,在一片震天动地的悲泣怒啸声中,一个极不起眼的弱女子,作出了对她来说关乎生死的抉择:戒毒!她万分愧悔地说:“怎能因小妇人这点嗜好,坏了国家大事,毁了祖宗成业?!”她说到做到了,尽管昼夜翻滚,捶床裂帷、咬碎银牙,以惊人的毅力,在没有任何药物帮助的情况下,一个人反锁在- 里做到了,尽管是以生命为代价。为了不带半点烟毒入土,她日饮白水数升,洗肺涤肠,庶几可无愧地见乡先贤于地下。正因此,她被称作“半杆烟枪”。独创的“烫面饺”也随之名扬两淮,为众多店铺民家所摹仿。周恩来总理幼时生母、嗣母相继去世,父亲远出谋生,将他寄在龚姓表舅家附馆读书。十二岁初度,表舅妈亲自做了一盘烫面饺给他过生日。直到半个世纪后,他对龚表姐提起这段感伤而又温馨的往事,还记忆如昨。
“淮点三绝”,采用传统水调面团工艺,讲究面团醒透后的反复叠揣、揉压、展平,使之光滑有筋力,讲究制馅,用料考究,制作精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完全靠经验把握面团馅料的制作,完全凭感觉纯手工制作,更重要的是,它是百姓日常常吃不厌的美食。而目前正宗淮点三绝技艺掌握要点精髓者寥寥,因淮点三绝制作过程非常辛苦,现在的年轻人多不愿去学习,该技艺已濒临湮灭,这也是抢救挖掘整理传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