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县苗族民俗

广西
🎧  听景点介绍

融水苗族自治县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可以说是各有千秋,但也有相同之处。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多或少都有变化,原因是生活富裕了,节日内容增多,往来礼品、红白事礼品、节日供品数量增多、数额增大,但一个民族内部各居住区域也不尽同,倒是不同民族之间有趋同之势,例如,结婚送礼品除了传统的东西外,各民族都有送衣柜、电器、席梦思、摩托车等。下面就分别叙述主要是苗族的传统风俗习惯。

居住。苗族依山为寨聚族而居,一般小寨10余户,大寨多达500余户。房房建筑多半是曲回廓的吊脚木楼,吊脚楼结构紧凑,不用铁钉,柱连梁,环环相扣,工艺水平很高,楼的两侧建有偏厦,屋顶盖杉皮或瓦片。楼上设走廊,从走廊开门即到火堂,火堂上挂有火炕、火堂兼厨房,楼下为饲养牲畜,堆放杂物的地方,整栋楼全为杉木结构。

饮食。苗族人民历来主食糯米,辅以玉米,木薯、红薯、芋头等,苗族喜爱饮酒,用米糖制酒曲,酿糯米甜酒,一般不熬、滤糟而饮,称“水酒”,凡待客人或办喜事必不离酒。有唱酒歌、换酒,喊酒之习。喜腌酸。

服饰。境内的苗族服饰大同小异,布料大部份是藏着青色家织土布。男装简朴,女装化丽,男子上穿真领对襟短衣,下着大挡长裤,头缠青色长巾、头巾两端以绿丝线滚成锯齿形花边,衣扣以多为实,有的多至13颗布扣,女子上穿无领无扣对襟衣,齐腰处各缀上一条彩带交叉于左腰侧,衣襟,衣脚及袖口乡绣有苗锦图案花边。胸部系一块棱形胸围,图案花纹十分精致,下身穿齐膝短裤或加套百褶裙,小腿着腿简,上系约6厘米宽的绿绸带,头上或包蜡染花头巾,或盘发结髻,插上银簪等。自50年代后青年男子穿汉装日浙增多,唯妇女仍着苗装,尤以节日为盛,布料色彩多样化。苗族刺绣、织锦、蜡染、银饰精美,妇女喜欢在衣领、袖口、衣脚、胸围及脚套上绣上各种花、鸟、虫、鱼之类,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其中少妇常用的背带芯,更是绣工和图案的精萃。苗族织锦,其方法,把牵好的轻纱轴搁在织机上,再用一块光滑的牛骨或竹片按照花纹的需要,挑通一根或数根轻纱,而后引进一根纬线。织锦有宽有窄,用作胜袋,背带芯和被面的织锦,都是彩色丝线织成,花纹、图案新颖,色彩艳丽和谐,其想象丰富,技巧娴熟。“百鸟衣”堪称苗装“一绝”,它做工精细,制作工序繁杂,制作一套要用半年之久。杆洞乡杆洞寨一妇女家藏的“百鸟衣”,集刺绣、织锦、蜡染之大成,堪称苗族工艺珍品。苗族妇女还擅长蜡染,他们将白布铺于案上,置蜂蜡或松脂于小锅中,加温溶解为汁,用竹针或蜡刀绘于布上,一般不打样,只凭构思绘画,所画各种图案匀称相宜,花鸟虫鱼,维纱维肖。绘成后,投入染缸渍染,然后捞出用清水煮沸,漂洗去蜡,蓝底白花或黑底白花的图案就显现出来了。

苗族银饰,均为本民族工匠所作。银饰有银头圈,银冠、银项圈、银手镯、银牌、银链、银羽、银簪、银花等。制作全凭手工操作,工序多,费工大,如制银头圈,要将银拉成略粗头发的银丝,然后集数十根银丝编成多棱银圈。银冠更为精巧,冠架上缀满银花、银雀、银针、银蝴蝶、银签等饰物。

进入21世纪以后,苗族也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由于受外来文化的极大冲击,平时着装绝大部分人都是着普通服装,只有过节和参加喜庆活动时,才有部分人穿上本民族盛装。2010年11月8日晚“中国苗族服饰展”在融水县城举办。

婚姻。苗族婚姻古朴自由,一般同姓同宗或异性同宗不婚,有姑表舅婚俗,姨表兄妹则禁止通婚。众多青年男女在节日-互帮劳动中相识,走寨中相识,进而确定恋爱关系,互相交换定情物。此后互相往来更密,双方认为时机成熟了,男方就派人到女方家提亲,如果女方父母同意了,男方又派人专人带一只鸡、一只鸭、几条酸鲤鱼到女方家,后说明来意,女方家就把女儿的生辰八字写给男方。完后就择吉日接亲,接亲当天男方就选着一对男女,男的吹小芦笙,女的拿着红雨伞到女方家迎接亲。新娘出门时带着两个伴娘,并有若干男青年吹芦笙欢送至碰见男方派的接亲队,方才回,新娘第一次进门必须是左脚行跨门坎。新娘绕火堂走三圈后,就坐于特制的新娘凳子,坐向面朝东方。接着家族一位长者主持仪式,讲了一番祝福的话语后,双手奉头一碗酒敬给新娘,接着到伴娘到新郎的双亲,酒过三巡,主持人就以碟里拿出一条大酸鱼用麻线系着递给新娘,新娘便象征性的咬了鱼头一口,婚礼进入0,家人和亲戚朋友涌进相争向新娘问好。之后新娘新郎就向家人敬酒,新娘一般不住夜,吃饭后就返回,新郎送亲队伍人员为单数,送亲礼品也简单,一般是1担糯米糍粑,一小瓮米酒,一担熟鸡、鸭和猪肉、酸鱼,一担彩色熟鸭蛋、一挑糖果。送亲队伍到女方家吃了一餐饭后就返回。苗族的嫁妆一般只有衣服、被子、麻篮、纺车、织布机、锄头等。

家庭为一夫一妻制,男子主持家庭,夫妻地位平等,生活各有侧重。兄弟成婚后,一般自立门户,分家前,兄弟共建房,长子住新房,幼子住旧房,共同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

丧葬。苗族实行木棺土葬,正常死者梳洗后换上寿衣,停放在临时搭成的木铺上。死者是男性成年人,从断气时起,家里要不断地问歇鸣枪三响以报丧。如是女性,则舂木槽报丧。一般是当天或次日便择时下葬。对非正常之死者如工伤、跌崖、溺水、兽害等变为“不干净”尸体不得抬回家,就入在村外边,暂不入土,而是选一块僻净之地,用木头支起棺材材,次年后拾骨下葬,这种葬俗如今已革除。吊丧礼物,主要是米、酒、至亲戚加送生公鸡一只,女婿抬猪或牵牛。

崇拜。苗族信奉多神,属泛灵信仰,耽于迷信神鬼,信精灵、好占卜。还有鬼树,鬼石、鬼泉、鬼山之禁,逢年过节,要烧香祭祀,以求保佑。

禁忌。女子出嫁忌遇野鸡啼和雷鸣,入择于晚间和冬天。忌讳两个女子同一时辰出嫁、或同走一条路,大年初一不得动斧动刀,更不得吵架,从二月社开始到六月六新禾节不得吹芦笙。猎获野兽,凡到场者皆“见者有份”不得独吞,忌在社庙节春米、晾衣服和烧草木灰,挑柴入村,否则触犯社庙神,影响五谷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