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风筝制作技艺

广东
🎧  听景点介绍

阳江市民间历来有重阳节登高放风筝的传统习俗,风筝制作历史悠久,民谣中早有“九月重阳考鹞高”的描述,清代竹枝词里更有“纸鹞参差万影交”的盛况描绘。阳江地处粤西南沿海,夏季台风频繁,冬季东北风劲吹,秋高气爽的重阳成为放飞风筝的好时节,节前家家户户即动手制作,当天往往倾城出动,万人空巷,房前屋后,田垅旷野,千姿百态的各色风筝随风起放,蔚为壮观。

阳江风筝制作讲究,形态多样,品种齐全,有筒子风筝,软板、硬板风筝,软翅、硬翅风筝,直串、树串风筝等众多类型。风筝上彩绘有七仙女、嫦娥奔月等人物故事,石榴、牡丹、双桃、荷花等花卉瓜果,龙、虎、鹰、百足(蜈蚣)、蝴蝶、蜻蜓、白鲳、鲨鱼等鸟兽鱼虫。最具代表性的为灵芝、百足、崖鹰三种造型风筝,灵芝板子风筝取材于白娘子盗灵芝仙草传说,其结构上方为一片白云配以盗仙草和金山寺画面,中间是一托大灵芝,下方是口衔灵芝草的梅花小鹿,放飞时撒蹄疾奔,腾跃天际,风筝顶端所架藤弓,也迎风发出“汪汪”声响,时而低鸣,时而尖嘶,时而悠扬,宛如天籁之乐,曾被评为世界风筝“十绝”之一;百足风筝最长达208米,凌空后可前伸后缩,左缠右绕,摇头摆尾,上下翻滚,还能表演“龙吐珠”、“戏鞭炮”、“龙头吐火”等特技,被喻为“阳江活龙”;崖鹰风筝模仿鹰的形象制作,放飞后显凌厉疾速、搏击长空之势,尤以群鹰串飞最富特色,一条线上可分支出多只小鹰,最多达几十只乃至上百只,既可直串,也可树串,凌空时群鹰翱翔,上下翻飞,左右盘旋,不时引来真鹰追逐,臻于以假乱真的境地。

阳江风筝制作技艺包括扎制骨架、裱糊蒙面、彩绘美化和调试放飞四个方面,制作中善于根据风筝的大小及受风不同的要求,使用软硬适度的竹条,精细分布各部位的比例,尤其注重受力线和调节线的布设,以适应大小不同的风力和风向变化,获得最佳的放飞效果,其蕴含的空气、风力动力学原理,经有关单位采用高科技手段进行测试研究,至今仍未能破解个中奥秘。

十多年前阳江市已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全国风筝之乡”,但由于手工制作风筝工艺复杂,要求严格,如今年轻人少有耐心去学习,而一些用料简单、成本低廉的现代设备生产的风筝盛行,更使阳江风筝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发展受到严重冲击,亟待加以扶持和保护。

关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联的京津冀景区

关联的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