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双人高跷

山西
🎧  听景点介绍

起源于民族图腾崇拜,汉魏时期称“跷技”,宋代叫“踏桥”,清代称“高跷”。灵石常青双人高跷是清末民初山东聊城移民到常青落户传入并盛行,由民间的节庆、聚会时人们自娱自乐逐渐演变而成。此表演项目为6人一组,4人脚踩高跷,其中2人肩扛2.2米长的横杆,1人脚踏横杆中间悬于空中,中间又一踩高跷者双手紧护上面表演者的双腿,其他2人分别在地面对表演者实施保护。表演者随着古朴的韵律、明快的节奏在行进中边走边舞,步子变换为走八字。既有文艺表演的艺术特点和风格,又有杂技表演的难度和惊险。

常青双人高跷表演时讲求团队协作和整体配合效果,表演特色诙谐幽默、妙趣横生,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是人们聚会、社火等活动中,一种主要的民间文艺表演形式。

关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联的京津冀景区

关联的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