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魂腔源于清末民初,有兄妹二人,兄背小鼓,妹抱土琵琶,沿街串乡卖艺求生,流落在地处原涡阳县、蒙城县交界,现利辛县境内的小王集。由于男唱段音尾在一个“咿”字上,女唱段音总落在一个“哼”字上,翻高八度拖音,演唱动听悦耳,词意贴近民众生活,表演细腻丰富,令人魂灵入迷,倍受小王集小经营者的欣喜,不仅将兄妹留在小王集收徒传授技艺学唱,而且成立起戏班子,根据生活小戏中的人物和喜、怒、哀、乐、戏情创意出慢板、快板、非板、垛子板、中二行板、罗言子、紧打慢唱、大哭板、小哭板、连板起等板式,并增加戏剧必备的敲打击乐和以琵琶为主要伴奏乐器,俗称头把弦,在增加竹笛子、笙、闷子、唢呐、二胡和板胡,由二人唱改变为十几人表演一台戏。因其唱腔悲曲,闻之令人随之哀婉甚至流泪。而喜、逗则使人乐趣无穷,弹舌音和花腔独具风格,特别是浓厚的乡土神韵加之表演中多用唉、哟等感叹词,听之令人心旷神怡魂迷魄散,故被称为“拉魂腔”。拉魂腔民国流行于涡阳县、蒙城县、西淝河两岸。1950年曾代表地方戏晋京为中央领导人汇报演出,并获奖。由此涡阳县不仅成立了一个《淮北梆子》剧团和一个《拉魂腔》剧团,并录用了出生在利辛县潘楼镇郭楼村的郭子贵老先生任业务团长兼编导。六十年代一个县只保留一个专业剧团,《拉魂腔》剧团解体,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拉魂腔》剧团被利辛县江集区全盘接收安顿下来,取名《江集区拉魂腔戏剧团》。江集区所辖的小王集因是“拉魂腔”的发源地,当时兄妹俩培育的“拉魂腔”传人散布在相邻的郑小集、旧城集、刘家集、周集、蒋疃集、望疃集、张集等小集镇,纷纷成立起拉魂腔戏班子,一时间拉魂腔不仅在利辛江集区和周围区迅速传播,而且直接影响涡阳县、蒙城县相邻区也成立拉魂腔戏班子。“文革”时期这些戏班的传统戏服装被烧,改为演现代生活戏与样板戏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活跃在农村。每年参加县里的会演,成为一支主力军。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中期,传统戏恢复,利辛县十个大区有七个区有自己的拉魂腔剧团,并且还有四个区建起小剧场。八十年代末,现代化宣传设备录音、录像、电视机走进农村千家万户,流行音乐开始大行其道,封建迷信逐渐抬头和“天主教”也在迅速传播。乡土文化步入低谷,许多乡镇小剧场被扒,拉魂腔剧团也随着解散无存。拉魂腔的濒危状况逐渐加深。2005年,县文化馆成立民间艺人说唱团,意在挖掘、抢救利辛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拉魂腔》、《清音戏》、《大鼓》、《琴书》,但资金不足,难招收年轻人继承。2008年再次成立非物质文化艺术说唱团,县政府将挖掘、抢救“非遗”保护工作纳入县财政预算,每年五万元经费,文化馆举办利辛县第一届“拉魂腔”擂台赛,选拔传承人,2009年春节又举办第二届“拉魂腔”擂台赛,再次选拔了一批代表性传承人,并把这些人组织起来排戏,开展了“送戏下乡”活动,共演出172场,不仅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且被省文化厅授予“百佳剧团”。2010年正月十五继续举行利辛县第三届“拉魂腔”擂台赛选拔代表性传承人,并组织演员、创作人员,配备了乐器,正式拉开了“拉魂腔”送戏下乡和宣传教育拉魂腔戏剧的传承和发扬创造条件。《拉魂腔》戏曲是我县独具魅力的地方戏,它地方色彩浓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从人民群众心窝里唱出的声音,如何让他后继有人,能够代代相传,是我们这个社会每一个人责无旁贷的义务。信息来源: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信息来源: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