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拳是一种均匀柔和、圆活连贯、刚柔相济的传统拳术,属于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的运动柔似棉花,形意相随,连绵不断,动作运行处处为弧形,同时劲力寓于其中,舒展沉实,得势则刚,击人以寸劲,实用性强。
绵拳起源于何时、何地、由何人所创,至今尚难找到确凿的证据。但是通过上海绵拳代表人物孙福海之子――孙长根、弟子孙宝庆的回忆,可以确定在上海最早传播绵拳的人是孙福海的师父孟光银。1920年前后,孟光银来到上海传授绵拳,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和完善。
孟光银(原名孟招德,又名孟关宇或孟关雨),原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沧州顺德镖局的镖师,主要在山东、河南两地走镖,后拜一位经商的老翁学拳而得绵拳。这在清末民初武术家吴志青所撰写的《太极正宗》中收录的《向恺然先生练太极拳之经验》一文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上海李瑞九家曾聘有拳术教师孟某,所擅长之拳称绵拳,共有八路架式,亦有两人推手法,用意颇似太极。闻孟某少时,在山东、河南之间保镳为业,富有膂力,尤善单刀,其名颇显。孟年少气盛,自负其技睥睨侪辈,一日携镳投宿於旅店,与同道者谈武艺,有旁若无人之概。忽有同宿一须发皓然之老叟在旁冷笑,鄙视之意现於颜色。孟不能堪,忿然谓叟曰:若龙钟似此,岂亦能武,将毋倚老卖老,以为我没奈何乎?叟从容曰:强中更有强中手,武艺谁敢称能,因见汝年轻,不知天高地厚,故不自觉其笑之出於鼻也,怒将何为?孟益不能忍,必欲与叟较,叟亦不辞。孟方出手,已跌数步,意不测叟以何种手法,能跌人如此乾脆。孟初以叟年迈,恐其不胜技击,故出手未尽其长。至此,乃以全力赴之,不料一迎叟身,手脚如被蛛网缠缚,有力无所施,欲跳脱亦不可得,中心惶急,遍身汗出如流。见叟张两臂往复搓弄如玩圆球,神气闲逸,绝无寻常比试态度。孟始知非敌,跪请拜师。叟曰:拜师则可,但汝当弃所业随我经商。孟亟思得其传,竟弃镳业,从叟往来贩运於山��之间。
这段文字记载为绵拳的早期发展提供了佐证。文中较为详尽地记载了孟光银学习绵拳的经过。然而,“老翁”是自创绵拳,还是从他人学的绵拳,由于史料的缺乏,已不得而知。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孟光银学得绵拳的时间应该是在民国以前。也就是说,绵拳至少在清代就已经形成并开始流传了。
据文中记载,孟光银来到上海住在富商李瑞九家,并被聘为拳术教师教授绵拳。孙福海是孟光银在上海收的最早的徒弟之一,他随孟光银学习绵拳达八年之久,得其真传,成为绵拳的积极传播者。20世纪50年代初,孙福海迁至上海兰桂坊(上海市杨浦区兰州路857弄7号),并在兰桂坊教授绵拳。当孟光银逝世后,孙福海尊师遗嘱,专教劳动人民,以便作为他们防身自卫、强身健体之用。其间,孙福海在所学绵拳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最后发展成了符合上海地域文化的绵拳。由于孙福海在世时收徒较多,这样孙福海就成为了上海绵拳的代表人物。孙福海传其子孙长根、孙林根及弟子孙宝庆、杨连权、田其芳、陆凤池、顾祝卿、王松荣、朱葆生、卢德成、王志文、叶秀成、唐存贵、陈博群、马益州等人,这些人也都成为上海绵拳的积极传播者。
2014年11月11日,绵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